导读:通俗易懂的解读“工业互联网”到底是什幺东西,为什幺它能够被称为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的敲门砖。
1
什么是工业互联网?
2012年,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提出“工业互联网”概念时是这么说的:
“工业互联网,就是把人、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”。
也就是说,工业互联网的叁要素,是人、数据、机器。
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丰富一下,这么说:
工业互联网的本质,就是通过开放的、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,把设备、生产线、员工、工厂、仓库、供应商、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起来,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,使其数字化、网络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。
中国有句古话:“水流则清,人动则活”。武侠片里也总是会说:“打通任督二脉,功力倍增”。
这些,都说明了“流动贯通”的重要性。而工业互联网,就是让数据“流动”起来。
我来解释一下:
单个节点,非数字化,没有网络,它就是孤岛,是“死”的。
随着传感器等数据采集技术的升级,节点开始产生数据,有了“生命”。
与此同时,通信技术已在不断升级,像血管和神经一样,帮助无数孤立的节点,交换数据、共享数据。
最后,这些数据流会到达云端,借助云计算、大数据这些信息技术升级的产物,产生价值。
如此一来,所有节点就形成一个系统,一个更强大和完整的“生命体”。
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通常将工业互联网称为“工业技术革命”和“ICT(信息通信)技术革命”相结合的产物。
工业互联网,就是IT(信息技术)、CT(通信技术)、OT(工业设备操作技术)的全面融合和升级。
它既是一张网络,也是一个平台,更是一个系统,实现了工业生产过程所有要素的泛在连接和整合。
2
工业互联网和“红色警戒”
上面所说的内容可能比较抽象,我还是通过一个喜闻乐见的例子来说明吧。
很多人都玩过红色警戒、星际争霸、魔兽争霸这样的电脑游戏吧?这些游戏,都称之为即时战略游戏。
说白了,就是不停地收集资源(铁矿、木头、石油等),然后建造工厂,生产和制造武器(士兵、战车、坦克、飞机等)。最后,利用这些武器,去消灭对手。
游戏的逻辑很简单,谁的武器最多最强,谁就能赢。所以,更能决定胜负的,是玩家的生产效率。
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系统——资源的类型有很多种,武器和兵种也有很多种,科技树就更复杂了,此外,你还要进行能源管理(不能停电)。
但是,一名游戏玩家通过键盘、鼠标、显示器,就能够运作这一整套系统。
你有没有想过,这是为什幺?
我觉得你应该已经想到了,是的,你在使用“工业互联网”的初级模型——
通过显示器展示的游戏界面(操作面板),玩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当前有多少资源(铁矿、木头、石油),多少座兵工厂,兵工厂当前在生产什幺,生产速度如何。玩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科技研发进度,还可以看到自己有多少电厂,发电量够不够,会不会有停电的风险。
正因为玩家掌握了所有的数据(信息流),所以才能最高效率地进行决策,下达生产命令。
试想一下,如果你要玩一场没有电脑的红警游戏,会面对什幺场景?
1、所有的数据都是用人传递,通过纸张才能阅读。你会被海量的纸张淹没。
2、这些数据无法进行即时统计和运算,也没办法第一时间找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。例如,你的铁矿虽然很多,当时你的石油只够用一个礼拜。再例如,你的坦克工厂开足马力生产,结果发现坦克发动机供货不足。
3、你的命令无法很快抵达工厂和车间。
……
简而言之,你就像回到了二战年代。在那个年代,如果想要运作庞大的战争机器,你只能依靠大量的人,还有熟练的团队协助。
如此看来,工业的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,是不是很有用?
3
工业互联网的架构
真正的工业互联网,当然要比红警游戏复杂得多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给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:
上图其实可以看出,主体架构就是云计算架构。包括IaaS、PaaS、SaaS,都是云计算一模一样的概念。
多了一个边缘层,我前面说过,边缘层其实就是生产现场,OT那部分。
我又画了一个简单一点的:
根据上面的图,可以看出:
-OT在底层,负责数据采集和动作执行,有点像四肢;
-CT连接所有节点,负责数据传输,有点像血管和神经;
-IT在上层,负责数据运算和分析,有点像大脑。
数据是双向流动的,形成了一个整体。
说来说去,就是数字化、信息流,然后从数据中挖掘价值。
结语
不管怎么说,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,工业互联网也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我们国家作为工业大国,面对人工成本上升、原材料价格波动、贸易竞争日益加剧等种种不利情况,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,迫切需要提高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。
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,加快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,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新闻来源于:物联网世界